电商平台“极速退款”被人钻了空子
宁波北仑:准确认定诈骗金额追回全部诈骗款
办案检察官梳理下单账户和订单数据。
“感谢检察机关为我们挽回50多万元损失,还给我们指出了平台管理存在的漏洞,我们将认真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月14日,上海某电商平台的负责人致电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检察院表示感谢。
李某等人承接了上海某电商平台在北仑多个街道的服务站业务,负责提供接收货物和送货上门的服务。在经营过程中,李某等人发现可以利用平台“极速退款”的规则“薅羊毛”。
“极速退款”本是一项提升消费者用户体验、缩短售后时效的服务,正常客户需要退货退款的流程是,客户发起退款并将货物交到快递站,快递员在拿到货物后在工作手机上确认收货,平台就会给客户退款,通常退货商品还没到总公司,客户就能收到退款。
2024年3月至9月,李某等人频繁在该电商平台恶意下单,并利用“极速退款”规则申请退款。为防止平台发现退货数据异常,李某等人还注册了多个平台账号,让亲戚朋友代为下单,甚至支付50元一单的好处费找网友代为下单。待收到平台退款后,李某等人未将应予退仓的商品进行退仓,而是将大量截留的商品进行转卖牟利,金额高达50余万元。该电商平台在稽核时发现站点货损异常,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李某等人到案后一直抱着侥幸心理,坚称没有诈骗行为,下单也只是正常给客户补货,甚至以平台拖欠款项为由推卸责任,试图以正常经营掩盖犯罪行为。因案情复杂,北仑区检察院应邀依法介入,对该案的定性和侦查方向提出了建议。2024年12月31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官对李某等人下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甄别,发现他们每个服务站每月的下单量几乎都超过500单,有的甚至是上千单,且下单的种类比较固定集中,绝大部分属于生活用品,到货后马上选择全部退单,与一般消费者的下单、消费习惯明显不符,非法占有的目的性明显。
检察官又复盘了平台与服务站的关系、服务站与服务站的关系,固定了购赃人的口供,厘清了赃款的分配,同时结合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无退货返仓的客观情况,完善了证据链。
因案件涉及几十个下单账户,涉及犯罪嫌疑人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甚至是网友的账户,如何准确认定诈骗金额成了审查起诉阶段又一难点,也是后续追赃挽损的一个关键。
对此,检察官梳理了十几个微信账单和平台提供的几十个下单账户的订单数据,再将平台订单数据与微信账单进行比对,结合言词证据排除部分正常下单,锁定异常流水,最终厘清了涉案金额。客观、科学的认定方法、依据以及认定的金额让涉案人员心服口服。最终,通过检察官充分的释法说理,李某等人深刻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平台造成的损失,今年3月5日,李某等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赔全部涉案诈骗款50余万元。
3月12日,经北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某等5人均因犯诈骗罪被法院依法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二人因情节较轻,依法适用缓刑。针对平台“极速退款”规则存在的管理漏洞,检察机关向电商平台提出了建议。
编辑:筱月